小学操场上的‘噪音’,是童声还是听力隐患?

小学操场上的‘噪音’,是童声还是听力隐患?

在阳光明媚的午后,小学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,孩子们的奔跑与嬉戏构成了校园最动听的“噪音”,这看似无害的“噪音”却可能隐藏着对孩子们听力的潜在威胁。

高分贝的喊叫声和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环境中,可能对儿童娇嫩的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操场上的喇叭、体育器材等设备若未妥善控制音量,也会成为“隐形杀手”,孩子们在操场上常佩戴的耳机听音乐或接收语音指令,若音量过大或时间过长,同样会损害听力。

作为耳鼻喉科医生,我建议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这一“隐形”问题,学校应定期检查操场设备音量,合理安排课间活动,减少高分贝噪音的产生,家长则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耳机,控制音量和时间,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听力健康。

让我们从小学操场开始,为孩子们的听力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2-10 11:00 回复

    小学操场上的‘噪音’实则童声欢笑,但家长与教师需警惕其是否已成听力保护的隐忧。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4-02 18:47 回复

    小学操场上的‘噪音’实为童声的欢笑与活力,但家长和教师需留意音量控制以保护孩子们免受听力损伤。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