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我们常遇到这样一类患者,他们主诉胃部不适、早饱感、餐后腹胀等症状,但经过一系列检查,如胃镜、幽门螺杆菌检测等,并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,这类情况,我们称之为“功能性消化不良”,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患者所体验的“胃部不适”实际上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,而非真正的消化系统问题。
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呢?从症状上讲,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、上腹部饱胀感、早饱、嗳气、恶心等,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“胃部不适”,则常伴有情绪变化,如焦虑、抑郁、易怒等,且症状在情绪波动时更为明显,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,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伴随症状上有所不同,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无其他明显的全身性症状,而心理因素引起的“胃部不适”则可能伴随有睡眠障碍、肌肉紧张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。
在处理上,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,我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,如使用促动力药、抑酸药等,而对于由心理因素引起的“胃部不适”,则需进行心理干预,如认知行为疗法、放松训练等,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抗抑郁药。
面对“胃”与“心”的不适时,我们需要细致地询问病史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,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,以真正缓解患者的痛苦。
发表评论
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‘胃’与心理不适,关键在于症状定位和情绪变化。
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‘胃’与心理不适,关键在于症状定位和情绪变化。
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‘胃’不适与心理因素导致的胸腹区'心性不快’,需留意症状位置、伴随情绪变化及有无胃肠道外表现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