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耳鼻喉科的日常工作中,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,他们带着各自的病痛前来寻求帮助,而在这些患者里,有一位特殊的“班长”,他的故事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。
这位班长是一所学校的教师,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和用嗓过度,使他患上了严重的声带息肉,初次见到他时,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,说话都很费劲,他无奈地告诉我,因为声音问题,他已经无法正常给学生上课了,这让他心急如焚,作为教师,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,无法站在讲台上授课,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煎熬。
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,我们为他制定了手术方案,手术过程很顺利,但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,我反复叮嘱他要噤声休息,避免过度用嗓,按照医嘱进行嗓音训练,他非常配合,就像对待每一项教学任务一样认真对待康复过程。
在后续的复查中,我见证了他的努力和坚持,他严格遵守噤声规定,积极进行嗓音康复训练,每一次看到他一点点恢复的声音,我都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,他经常会和我交流训练中的感受和心得,那种对恢复正常嗓音、重返讲台的渴望,让我深受触动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声音逐渐恢复正常,当他能够清晰、响亮地说出久违的课堂用语时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,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:“医生,太感谢你了,是你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教师的自信和快乐。”那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。
从这位班长身上,我看到了坚韧和责任,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让他在面对病痛时毫不退缩,而我们作为医生,能够帮助他战胜疾病,恢复健康,重新回到他热爱的岗位上,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在耳鼻喉科,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耳部、鼻部、咽喉部的问题打交道,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,他们的痛苦、期待和坚持,都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医术,给予他们最有效的治疗,这位班长的经历,也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,让我更加坚定地在这条救死扶伤的道路上走下去,去倾听更多患者的心声,为他们驱散病痛的阴霾。
发表评论
班长的耳语,是责任与温暖的交织曲,在细微处显真情。
班长的耳语,是青春里最温柔的秘密武器——它凝聚了责任与关怀的微妙平衡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