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,主要分为血友病 A 和血友病 B,分别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Ⅷ和Ⅸ所致,对于耳鼻喉科医生而言,血友病患者的诊疗面临着诸多特殊挑战,需要高度重视并谨慎处理。
在鼻出血的治疗方面,血友病患者往往让医生颇为棘手,由于凝血功能缺陷,轻微的鼻腔黏膜损伤就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出血,对于此类患者,在进行鼻腔检查或简单操作时,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,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及替代治疗情况,在处理鼻出血时,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规的鼻腔填塞等方法,因为过度填塞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进一步损伤,加重出血风险,应尽量采用温和的局部止血措施,如使用含凝血酶的明胶海绵轻轻压迫出血部位,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与血液科医生紧密合作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给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,以确保止血效果。
耳部手术对于血友病患者更是充满风险,无论是鼓膜修补术还是中耳手术等,都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全面评估,手术过程中,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血管出血,都可能因为患者自身凝血障碍而难以止血,手术团队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应对紧急出血情况的预案,术前要确保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达到相对安全的范围,术中要精细操作,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,一旦出现出血,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,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,如局部压迫、使用促凝血药物等,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。
咽喉部的诊疗同样不能忽视血友病因素,在进行喉镜检查时,要轻柔操作,避免损伤咽喉黏膜,如果需要进行咽喉部手术,如扁桃体切除术、声带息肉切除术等,更要谨慎对待,术后的创面止血至关重要,除了采取常规的局部止血方法外,还需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,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,术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密切观察和凝血因子补充,以防止迟发性出血的发生。
耳鼻喉科医生在面对血友病患者时,要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特殊性,加强与血液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,在诊疗过程中,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,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以尽可能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,为血友病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的耳鼻喉科诊疗服务。
发表评论
血友病患者在耳鼻喉诊疗中面临出血风险,需特别谨慎处理与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血友病患者在耳鼻喉诊疗中面临出血风险,需特别谨慎处理与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