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工作中,电解质紊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它常常隐匿于各类耳鼻喉疾病的进程中,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康复产生着重要影响。
电解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,包括钠、钾、氯、钙、镁等,当这些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时,就会出现电解质紊乱,在耳鼻喉科领域,多种因素可引发电解质紊乱。
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,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、耳鸣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在频繁的呕吐过程中,大量的胃液丢失,其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,可导致低钾血症,低钾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,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、腹胀、心律失常等表现,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增加跌倒、心脏意外等风险,患者因惧怕眩晕发作而减少进食进水,进一步加重了体内电解质的失衡。
鼻腔鼻窦疾病如鼻窦炎伴发严重感染时,患者高热、食欲减退,加上大量脓性分泌物经鼻腔流出,水分和电解质随之丢失,若未及时补充,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,特别是儿童患者,其生理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更容易受到影响,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患儿精神萎靡、抽搐甚至昏迷,危及生命。
咽喉部疾病如重症咽炎、扁桃体炎,患者吞咽疼痛明显,进食困难,摄入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不足,炎症导致的发热等症状也会使机体代谢加快,水分蒸发增加,若持续时间较长,也可引发电解质紊乱。
对于耳鼻喉科医生来说,在诊治疾病过程中,要时刻警惕电解质紊乱的发生,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、呕吐、腹泻等情况,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,对于存在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因素的患者,及时进行电解质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并纠正失衡。
一旦确诊电解质紊乱,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,轻度低钾血症可通过口服补钾逐渐纠正;严重低钾血症则需静脉补钾,并密切监测血钾水平,防止补钾过量引发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,对于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电解质紊乱,如补充水分和相应的电解质,维持酸碱平衡等,都需要精准把握,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和康复。
电解质紊乱在耳鼻喉科疾病中较为常见,医生应高度重视,加强对其认识和监测,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,保障患者的健康。
发表评论
耳鼻喉疾病不容忽视,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干预治疗。
关注耳鼻喉疾病中的电解质紊乱,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一环,它虽常被忽视却能严重影响病情恢复。
添加新评论